:::

心得發表


主題: 論文口考心得:公共圖書館故事志工參與態度與生命意義感關係研究
時間:113年12月12日
地點:教育大樓 1405教室
心得:這次參觀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李文娟同學的碩士論文口試,讓我深刻體會到研究不僅是學術探究的歷程,更是對人生價值與社會參與的反思。她的論文題目為「公共圖書館故事志工參與態度與生命意義感關係研究」,以故事志工為研究對象,探討他們在參與服務過程中的心理歷程與生命意義的形成,主題兼具教育意涵與社會關懷,十分令人感動。
李同學以公共圖書館為場域,研究故事志工這一群默默奉獻的成人學習者。她的研究動機清楚,指出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社會中,志願服務已成為成人持續學習與社會參與的重要管道。她從「參與態度」與「生命意義感」兩個構面切入,建構出一個具有教育學與心理學交會的研究架構。她運用問卷調查法,並以實際服務中的志工為樣本,透過統計分析呈現兩者之間的顯著相關,研究設計嚴謹而具說服力。
在口試過程中,李同學的報告清楚有條理,對理論基礎與研究方法都掌握得很好。她引用了Frankl的意義治療理論(Logotherapy)與Knowles的成人學習理論,說明成人學習不只是知識獲得,更是尋找自我價值與生命方向的歷程。口委們對她的研究主題也給予高度肯定,認為她能從教育學的角度關照社會實踐,展現成人教育者的專業視野。同時,委員也提出建議,例如可在後續研究中加入質性訪談,以更深入理解志工在服務歷程中的情感變化與生命轉化。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李同學提到許多故事志工在說故事的同時,也「被故事療癒」。他們在陪伴孩子閱讀的過程中,重新找回童心與自我價值,這種「助人亦自助」的歷程,正是成人教育中最動人的一環。從中可以看到,學習不侷限於學校課程,而是透過行動與互動實踐出的生命教育。
透過這場口試,我不僅學到如何建構一份完整的研究,也體會到成人教育研究應貼近人心、關注真實生活。未來若有機會進行自己的研究,我也希望能像李同學一樣,從社會現場出發,讓學術探討回應人性與教育的核心價值。整體而言,這次觀摩經驗不只是學術啟發,更是一場對「教育本質」與「生命意義」的深刻省思。
回上一頁
版權所有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 All right reserved.
最佳瀏覽環境:IE10.0 以上版本、Chrome 40.0 以上版本.螢幕解析度1024x768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