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馳載驅,唯錢是求」
—試論魯褒〈錢神論〉之三重嘲弄層次的建構
林佳燕
摘 要
西晉末年魯褒(317-344 A.D.)隱居而撰〈錢神論〉,此文亦莊亦諧,以論體為名,實則賦體呈現,極力抒發對奢侈時風之厭斥,且對當時社會金錢崇拜,進行有力之諷刺與批判,至今仍為人所傳誦不絕,且後世模仿之作亦多。而魯褒為時之隱士,對於世俗以為「錢能通神」乖謬之說,至為鄙視,故於錢文對世人愛錢的嘲弄之情,表達深刻諷刺,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筆者認為錢文所以為中國文學史上最重要、最完整的嘲弄金錢代表作,應有其更為豐厚的內在意蘊和認知秩序,值得吾人深加精研。故本文試從三重結構之層次加以理解,即:貨幣權力→金錢崇拜→貨幣神物。而〈錢神論〉採擬人對話之形式,指出對貨幣的認識、金錢對人的腐化、人們對貨幣的迷戀等……種種現象,對社會上金錢崇拜之成風,進行有力之批判,同時亦指出人與貨幣之間的緊密關係,頗具文化、文學之價值。
關鍵字:西晉、錢神論、魯褒、經濟、奢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