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攤的空間特性與街景識覺之探析

劉淑惠

摘 要

    透過2002BBCNHKCNN等國際知名媒體的報導,台灣的檳榔西施躍上了國際舞台。不僅因為檳榔比其他農作物更容易賺取金錢,而且具創意的檳榔攤廣告招牌也是能吸引顧客目光的手段。百家爭鳴中各檳榔攤為了能在競爭力上獨占鰲頭,使盡全力樹立獨特招牌以獲得消費者的青睞。本研究區域為連結高雄-屏東的台一線兩旁林立的檳榔攤,調查對象共計68間檳榔攤。利用多次的田野調查,拍攝蒐集研究區域內所有68間檳榔攤之照片。透過大學生受試者針對此68例分類與命名,並從每一分類群體中圈選一例最具該群體特色之檳榔攤。為易於瞭解檳榔攤之聚集關係,透過地理資訊系統軟體SuperGIS繪製檳榔攤空間分佈特性圖,藉以獲得更有利的資訊。從檳榔攤空間分佈的特性上呈現同類型聚集現象,而發現檳榔業傾向於割喉式的競爭型態。針對各式各樣的檳榔攤外貌,本研究採用景觀分類實驗,來檢證街景識覺的自明性。根據景觀分類的實驗結果,檳榔攤在街景識覺上呈現出兩大類型,分別為玻璃櫥窗型(A)23間;與傳統型(B)29間。玻璃櫥窗型 (A)僅一間為No. 43;再細分為有檳榔西施式(Aa)22間、及無檳榔西施式(Ab)0間,由此可知,若為玻璃櫥窗型則必然擁有檳榔西施。傳統型(B)同為一間為No. 61;也再細分為一般店面式(Ba)7間、豪華店面式(Bb)13間及人行道露店式(Bc)8間。結果顯示傳統型式多過玻璃櫥窗型;由此可證檳榔西施也許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但絕非是唯一的因素。


    關鍵字:空間分佈、街景識覺、檳榔攤、分類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