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社群中的拍貼文化分析-
以Hinet拍貼社群機制為例
陳立民1 連蘭芬2
摘 要
人們因居住在同一地理區或因某些共同興趣、目的,而物以類聚彼此歸屬,時間一久自然就形成了社群。虛擬社群可看作是一種社會的集合體,它的發生來自人們於虛擬空間上情感以及人際關係在網路上的長期發展。網友被社群所吸引是因為社群提供了針對特定主題,一個與其他人互動的環境,並創造了一個類聚的空間;因而對於網站經營者而言,發展社群成為永續經營是維持上網量的關鍵要務。本研究主以拉岡的鏡像理論來分析「Hinet拍貼」社群內成員,因拍貼影像而產生的互動行為,在虛擬社區中網友們如何利用網路既連結又隔離的功能,與其他的陌生人建立起一種似近又似遠的特殊人際關係。而「Hinet拍貼」社群內的操作機制與其他社群較為不同的是參與票選者透過網路文字、符號、語彙的描述使得拍貼影像更生動,讓網路社群成員產生一種對影像的自我想像與詮釋。拍貼文化所形成的虛擬社會,除了反應著青少年「迷文化」的轉折外,更顯示出「後拍貼」時期所形成視覺認同之主、客體性認同異位的社群現象。
關鍵字:虛擬社群、主體性、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