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時間的事件」:
路意斯·羅森布萊特的「相互作用理論」

梁淑芳

摘 要

    長久以來,路意斯·羅森布萊特(1904-2005)一直是一位傑出的文學教育先驅,影響重要的教育改革長達七十多年。其影響力之深遠,由她的論點經常被引用可見一斑。本論文旨在簡要介紹羅森布萊特理論形成的背景以及其攸
關文學作品的「相互作用理論」,然後主張將其理論應用於語言與文學教學。《文學即探索》(1938)是一本極力推薦以民主方式來進行文學教學的論著。自從該書問世以來,羅森布萊特陸續提出理論性的教學準則,並實際應用到語言與文學課堂中。從此以後,語言教學的教師們逐漸瞭解此一比較民主化與人性化的文學教學法。羅森布萊特相互作用理論」之精要可歸納如下:(1)閱讀即相互作用的過程; (2)立場即輸出/美感的連續;(3)瞭解即共同分享的成就;(4)寫作即無限創造的閱讀;(5)文本即相互作用的媒介;(6)教師即促進助長的伙伴;與(7)效度即訴諸文本的反應。遵循羅森布萊特的「相互作用理論」,教師可以創造一個解放的、信任的、以及冒險的主動閱讀環境;學生也可以被喚醒,正視自己獨特探索經驗之重要性,進而擴展其閱讀與寫作的眼界。此一友善的、合作的、支持的閱讀教學過程,將幫助學生發展成懂得享受閱讀文學作品的終身讀者。羅森布萊特被譽為「教育哲學的塑造者」,她對教師們文學教學法的影響,也許早已超過其他的當代批評家。


    關鍵字:路意斯·羅森布萊特 相互作用理論 輸出/美感經驗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