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社會小說中的政治牽連與文學地位之失衡

白思明

摘 要

   

    由於狄更斯寫作中涉入社會與政治議題,使其文學聲譽不論於其生前或過世之後都遭到質疑。本文檢視狄更斯描寫這些政治與社會議題時,如何改變方法以解決文學牽扯時政的問題。 本文以《孤雛淚》和《艱難時世》為例,說明狄更斯如何處理文學和政治這兩個相反的需求。一八三○年代寫成的《孤雛淚》是狄更斯的早期作品,當中因文學與政治動機相互牴觸,損及作品的一致性;到了一八五○年代《艱難時世》完成時,已經是狄更斯的寫作中期,這本作品是他的社會政治小說已臻至名家巨作的典範,一方面避開了文字中相互牴觸的敘述,另一方面卻未落入二十世紀社會寫實主義的枯燥乏味。 狄更斯廣受讀者喜愛,而後現代主義評論家也回頭推崇他的小說,兩者或許都歸功於他在一八三○年代末期所寫的那些「龐雜怪物」,然而若非後來發展出結合藝術與社會政治元素的世故文風,進而創造出天衣無縫的完整作品,狄更斯的典範地位也不可能崛起,更遑論持續至今。


    關鍵字:狄更斯、濟貧法、功利主義、政治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