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視覺符號建構與應用現況之研究-以南部地區為主

王伯勛、洪明宏

摘 要

   

    塑造地方形象不僅是設計表現,更是生活情境和文化價值的體認。本文針對台灣地區 319鄉鎮的「地方視覺符號」之精神和意義,進行研究調查、比對和分析,以期了解當前各鄉鎮是否對此進行符號的轉譯設計或應用,如入口意象、景觀營造、文化節慶、產業活動等內容。目前計劃進行為第一階段,調查範圍:高雄縣、屏東縣、台南縣、嘉義縣、澎湖縣。研究結果如下:

    1.設計手法:鄉鎮徽章設計以具象法居多,其次為文字法。多數鄉鎮在徽章中加入行政地名以提高辨識度,僅少數鄉鎮加註別稱或標語。

    2.設計形式:徽章表現多以地景和產業為設計題材,部分地區另以人文為設計主題,如屏東縣的原住民族鄉鎮。以圓形為基本形態的設計,如高雄縣、屏東縣、嘉義縣、澎湖縣等地區最顯著。交叉比對標誌設計手法和地方文化產業資源的意象,利用具象法結合地景、產業,是目前鄉鎮徽章常見的設計模式。

    3.應用現況:徽章應用範圍以公所建築外觀居多,其次為公所內部物件,如部門吊牌和事務用品。鄉鎮花的應用,僅有公所內吊牌和戶外交通路牌。利用物產的視覺表現,以結合路燈的形式最常見。入口意象設置,分為地域路標和入口牌樓,除原有地名標示,多以徽章和物產作為裝飾語彙。


    關鍵字:視覺符號、設計應用、地方形象、文化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