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移民村之現代化與殖民性-
日治時期台灣製糖株式會社橋仔頭
製糖所之個案研究
李文環
摘 要
創建於 1901年的橋仔頭製糖所,是台灣第一座現代化製糖工廠,無疑深具產業轉型的時代意義。其建設歷程從 1900 年底勘查、擇址,歷經初建(1901-1904)、擴建(1905-1911)、完備(1911-1945)等三個階段。自初建階段開始,整體建築就包括生產、運輸、事務、居住與信仰等五大空間。其中,工廠與鐵道構成現代化製糖工業的核心,象徵台灣邁入產業現代化的新紀元。而在工廠東南側不遠處,宿舍群與重役所以聖觀音像為中心,構成事務運作與日常生活的空間場域。特殊的是,這些建築物充滿防衛性的工事,透露當年建廠的緊張氛圍,這也使得整座基地呈現封閉性,而成為日本企業的移民村。顯然,生產營運與生活信仰構成產業移民村的空間特質,此特質在階段性擴充後,於1930年代末完備化。特別是 1931年在生產與生活兩大空間的交接地帶興建神社,藉此信仰中心的轉移與重塑,展現產業移民村的日本色彩,更為此封閉的生產和生活空間,增添統治者的殖民性格。
關鍵字:橋仔頭、糖業、產業空間、現代化、殖民性、台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