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的聖人論

蘇慧萍

摘 要

   

    《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以下簡稱《河上公章句》)乃東漢黃老學者的著作,其中「聖人」實牽涉到了「治國」與「治身」兩個層面的實踐工夫。釐清了這兩項思想脈絡,印證「聖人」的實踐進程,是先以「治身」為本,而後以「治國」為用。在「聖人」思想轉出《老子》思想的脈絡上,其間透顯了《河上公章句》黃老思想重君治術與形神修養的思想理路,宇宙觀上著重「道」的先驗性與恆常性,在天人之間存在著「以人知天」的對應關係上。在治國的範疇中,推演出聖人以治術為導向的治國理念。其統治觀念的遞進,已顯明的將王弼內在本質的純然守真,轉化為內修外承的天人相貫。此變化的建立,在「懷道抱一,守五神」的治身理念上,已申衍「天、玄、清、雄、尊」 、 「地、牝、濁、雌、卑」兩項天人關係的價值判斷,筆者析論此價值彰顯了善養五臟之神,而成其「不死之道」的養生理論,確立了《河上公章句》承自黃老思想系統的清靜養神,過渡至神仙道教的神德長壽觀念成立的重要地位。


    關鍵字:老子、河上公章句、聖人、道家、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