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古摹古及其心態探因
盧福壽
摘 要
文化藝術的崇古心態起源甚早,元之後更甚,近現代後則反轉。「崇古」可能因於藝術形式發展可能性窮畫而生的「超越無望」的心理,衍生了「今不如古」的批判反省,包括繪畫原來崇高的教化作用,創作的真誠性,創作者人格風範的失落,以及對作品風格日趨巧熟、俗艷的不滿等。
崇古反映的是藝術史並非進步史,藝術原先形式的精質,會因演變而稀失。重視經驗傳承的封閉性農業政體,尤其習於在過往中尋求慣例權威, 「崇古」可以理解,而藝術作為溝通形式,尋求共通的理解,亦不免要尋根探源,學習典範規則。
因崇古而摹古的「集大成」雖為積極的理想,但終不易成功。因為優異的藝術格品超越了筆墨技法,而且不同的藝術形式畢竟無法任意移植組合。
關鍵字:崇古、摹古、超越無望、畫外之功、集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