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關懷視域中之語文教學研究-

以隱性知識顯性化為基礎之探究

彭妮絲

摘 要

   

    語文教育內容不僅僅是經典閱讀,也不僅僅是文學賞析,而應涉及生活的整個面向。語文教學著重文化傳承,亦攸關學習者的生命與生活。在生命關懷視域中的語文教學,強調在教師的引導下,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與理解,繼而發展個性化閱讀、寫作,與深化閱讀的語言學習活動。在教學實踐中的素材,大量的語文經驗來自作者生活,這類文本的生命內涵隱含在文字符碼後,是作者在特定時空中的感悟,具有隱性知識的特質;如果在經典文獻外,再擇取貼近學生視域的素材,如此不僅得以體現時代氛圍與現代意識,還聯繫了學生的經驗世界與想像世界。情感是成就生命教育終極意義上的一個重要方面,生命關懷視域下的語文教育,也就是讓學生置身於各種感情波動的情境當中,藉由心靈碰撞中理解人生、感悟人生真諦。研究者著眼於隱性知識之啟示,在生命關懷視域下,設計以生命關懷為取向的語文教學課程,以技術學院同學為對象,提供學生觀察、探索與思考的語文學習環境與機會,並透過研究者的觀察、蒐集個案、學習單、學習檔案、討論與回饋,以分析學生學習狀況;引導學生透過文本/影像,經由引導、對話,與同儕間之溝通與討論,發現、探究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希望藉由這樣的論述架構設計,提供一個文本/影像/生命三者間之對話場域,並對生命關懷視域下之語文教學提出一些心得與看法,期對生命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有所裨益。


    關鍵字:生命教育、語文教學、隱性知識、文本、影像、視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