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姓名 |
組別 |
日期 |
發表題目 |
指導教授 |
1 |
蘇育賢 |
自然組 |
108.5.24 |
控制方式在虛擬實境頭戴式顯示器情境下對身體擺動與動暈之影響 |
張智惠 |
2 |
邱憶萱 |
自然組 |
Monocular and binocular vision in one-hand ball catching:interocular integration |
張智惠 |
3 |
盧奕廷 |
自然組 |
知覺最遠排球肩上發球的能力:運動經驗之影響 |
張智惠 |
4 |
陳柏霖 |
自然組 |
108.6.14 |
泛自閉症障礙學生身體活動與靜態活動時間之研究 |
潘倩玉 |
5 |
林怡如 |
自然組 |
泛自閉症障礙與一般無障礙學童動作技巧與執行功能之研究 |
潘倩玉 |
6 |
李政昕 |
自然組 |
Superior Effects of Modified Chen-Style Tai Chi versus 24-Style Tai Chi on Cognitive Function, Fitness, and Balance Performance in Adults over 55 |
潘倩玉 |
7 |
呂宜諠 |
自然組 |
小學學童日常身體活動與執行功能之相關 |
潘倩玉 |
8 |
劉懿琪 |
自然組 |
108.6.21 |
Energy demand in an active videogame session and the potential to promote hypotension after exercise in hypertensive women |
朱嘉華 |
9 |
張庭榮 |
自然組 |
Objectively measured physical activity in Brazilians with visual impairment: description and associated factors |
朱嘉華 |
10 |
何曉玟 |
自然組 |
阻力訓練介入對老年人預防跌倒之影響 |
朱嘉華 |
11 |
李文宏 |
自然組 |
臺灣與美國學齡前兒童與兒童動作測驗組表現之比較 |
陳福成 |
12 |
廖彥理 |
社會組 |
108.5.17 |
以感官教育為取向的嬰幼兒游泳課程建構與實施之行動研究 |
鄭漢吾 |
13 |
蘇彥華 |
社會組 |
素養導向體育較學實施與共備 |
鄭漢吾 |
14 |
王資儀 |
社會組 |
理解式訓練法介紹與應用-以大專甲二級男籃為例 |
鄭漢吾 |
15 |
施仕倫 |
社會組 |
臺灣跆拳道與侯緯星(1953年~2017年) |
金湘斌 |
16 |
林承頡 |
社會組 |
歷史與記憶:臺北市立棒球場初探 |
金湘斌 |
17 |
曾宜萱 |
社會組 |
現代五項歷史初探 |
金湘斌 |
18 |
賴昱燕 |
社會組 |
臺灣跳水歷史初探 |
金湘斌 |
19 |
陳德庸 |
社會組 |
108.6.21 |
多人訓練法在羽球訓練之應用 |
蔡俊賢 |
20 |
張顥霖 |
社會組 |
TARGET理論與體育教學環境營造 |
蔡俊賢 |
21 |
鄭雅云 |
社會組 |
臺灣發展運動經紀人可行性之研究-以產業界為例 |
黃美珍 |
22 |
郭柏毅 |
社會組 |
學校運動代表隊行銷策略與社會支持之研究-以台南市國小田徑隊為例 |
黃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