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籤位置:簡介|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學系發展重點|教學特色|課程規劃|硬體設備|未來發展|
簡介
為配合國家政策、推動南部體育發展,使長久「重北輕南」的體育系設系得以平衡發展。本校教育學院體育學系,在校長黃正鵠博士及蔡培村院長的推動籌劃下,於88年8月正式成立。首任系主任由林儉教授擔任(88.8~89.7),第二任系主任由張瑞泰教授擔任(89.8~92.7),第三任系主任由徐耀輝教授擔任(92.8~94.5),第四任系主任由張瑞泰教授擔任(94.6~99.7),第五任系主任由蔡俊賢教授擔任(99.8~105.7),第六任系主任由朱嘉華教授擔任(105.8~111.7),現今由鄭漢吾教授擔任(111.8~迄今)。
體育基本專業課程與大眾化的運動技能規劃於一、二年級修習,以建立穩固之理論基礎。三、四年級則趨向專業實務課程,期能培育文武兼備的體育專才。
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
- 培養具有健全的人格、人文素養及科學精神的學生
- 培養國家需要之體育運動健康師資及專業相關人才
- 提供各體育運動健康專業服務
- 體育基礎專業能力
- 課程與設計
- 體育行政
- 運動服務及領導人才
- 休閒運動與競技運動
學系發展重點
- 培育中、小學體育教師。
- 培育運動績優選手。
- 培育運動教練人才。
- 培育運動科學發展人才。
- 完善的運動設施及豐富的周邊資源。
- 培育休閒運動指導人才。
- 培育體育與健康管理人才。
- 培育社會體育行政人才。
- 培育運動傷害防護人才。
- 培育運動資訊人才。
- 培育國際體育事務人才。
- 培育體育運動學術研究人才。
- 延聘師資以具有博碩士學位者為優先考量,以提高教師教學研究素質。
教學特色
- 本系所課程以理論與實務並重,為提昇學生學習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校、社區、地方及國際體育事務,以符合國家體育之發展。
- 強調多元化之課程設計,體育基本專業課程與大眾化的運動技能規劃於一、二年級修習,以建立穩固之理論基礎。三、四年級則趨向專業實務課程,期能培育文武兼備的體育專才。
- 著重在於培養具有專業化、本土化之運動自然科學及運動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人才,建立運動自然科學與運動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發展之特色。
- 配合體育教師之專業成長,國際發展趨勢及科技整合之需要,加強國際學術交流。
課程規劃
本系大學部學生應修學分:(依入學學年度規定修畢畢業學分數。)
◎八十八學年度入學最低畢業學分為154學分。(92級)
◎八十九學年度入學最低畢業學分為154學分。(93級)
◎九十 學年度入學最低畢業學分為154學分。(94級)
◎九十一學年度入學最低畢業學分為155學分。(95級)
◎九十二學年度入學最低畢業學分為157學分。(96級)
◎九十三學年度入學最低畢業學分為155學分。(97級)
自 105 學年度起將課程分為「運動教育」、「運動教練指導」、「運動健康管理」等三個課程模組,藉此滿足師資與非師資並行的雙軌教育,另外又訂立「專業服務認證體育志工 100 小時」及「至少考取體育運動休閒相關證照 3 張」之規定。
硬體設備
◎和平校區運動場地:綜合體育館、四百公尺PU運動場、游泳池、籃球場、羽球場、 排球場、網球場、桌球室、重量訓練室、飛輪教室。
◎燕巢校區運動場地:四百公尺PU運動場與司令台、籃球場、網球場、溜冰場、桌球室、重量訓練室。
◎實驗室:運動生物力學實驗室、運動生理學實驗室、運動心理學實驗室與適應體育實驗室。
為配合教學與研究需要,本系所除充分運用本校視聽教育中心的設備外,擬增購有關運動科學設備儀器及體育教學影帶系列,以滿足專業發展之需要。
未來發展
除培育中、小學體育教師外,亦鼓勵輔導有志深造之學生繼續進修碩士班、博士班。本系亦開設實用選修課程如:運動教練學、安全教育與急救、營養學概論、運動行銷學、健康與體育概論等,以提供同學修讀、研習,並鼓勵同學們協助、參與體育運動競賽、研習等活動,以加強自身能力、經驗,於將來亦能擔任教學外之相關工作,如運動休閒指導、體育行政管理、國際體育運動交流及學術研究人才等。
本系已成立「體育碩士班」,發展的重點在培養運動科學與人文社會研究及運動指導、企劃與管理專才,提供體育運動專業研究及體育運動回流教育進修,且放眼國際全球化體育與健康跨領域整合性的學術研究;運動科學研究將結合選手實際訓練使理論與實務相輔相成,提升國內運動競技水準;並配合台灣自然與人文社會本土化發展,落實全民體育、增進國民健康之國家體育發展政策。
未來將朝成立博士班發展,藉由完整而紮實的碩士班訓練,奠定博士班學生良好的研究基礎。博士班的教學同時將配合本校所特有的科學教育研究所、生物科學研究所、資訊教育研究所、環境教育研究所、教育學院、文學院、科技學院、藝術學院等各系所,提供學生兼具自然、人文與社經等多面向之研究環境,使體育專業、運動管理、運動科學研究的理論與實務能有更寬廣的揮灑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