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得發表


109年論壇主題『高齡者居住安全』暨『無障礙環境』
時間:109.07.30 地點:長青中心
承辦單位之一:高醫大長照研究中心
心得分享學生:李淑珍(釋天瀅)
高齡居住安全面臨的需求與障礙
前言
於107年死因統計中,跌倒高居65歲以上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二位。每6人就有1位老人曾跌倒,嚴重跌倒可能導致長期臥床甚至死亡。國民健康署106年調查結果顯示,跌傷就醫後僅約2成長者會注意提升居家安全,逾6成長者跌傷後,未採取任何防跌措施。因此,打造一個無障礙、通用化及友善化環境,勢在必行,以減少、解決長者跌倒重要的措施。

一、長者面臨居家的障礙
長輩跌傷的原因,不外是在家裡或室外滑倒、絆倒,失去平衡或頭昏,碰到、撞到物品或人等。有可能因燈光的不足、地面不平或濕滑、樓梯無扶手或標示、通道放置障礙物,以致長輩容易跌倒。
常見家內的障礙:長者在家最常跌倒之處為臥室、客廳、廚房、浴室及樓梯;室外則是街道、路上路邊、公園及運動場、菜園和農地。

二、居家無障礙建議改善環境
1.如果能移除既有障礙應該最先移除,如無法移除才設想替代方式。
2.根據高齡者的功能不同給予不同的建議。
3.做到最少的更動,達到最大功能的呈現,盡量不要導致其他家人的障礙。

三、建構無障礙、通用化及友善:
1.無障礙設計是專為身障者而考量設計的,讓其使用設備或空間,不會受到阻礙。
2.通用設計考量之對象不侷限於身障者,尚有其他使用的族群( ex:高齡長輩、兒童等)。除了考量使用者的情形,還須顧及使用者(高齡長輩)的心理感受。

四、通用設計七大原則
1.公平使用:不分對象,讓所有使用者皆可使用。
2.彈性使用:設計須能適應大範圍使用者之不同喜好和能力,在使用上可以有所調整。
3.簡單易懂:使用之操作模式盡量簡單易懂,無須思索或進一步學習。
4.提供資訊:提供多管道、多類型、多種感官可理解之資訊傳達方式,讓不同能力者都可理解使用。
5.容許錯誤:設計時在使用上發生危險和錯誤率減到最低,避免使用時發生危險或錯誤,如果真有錯誤要提供警告,並保護使用者。
6.輕易操作:讓使用者可以輕鬆使用,無須花費太多力氣。
7.可及與可用:設計須考量使用者的身體尺寸,或是使用姿態,不論或站或坐時都能良好使用,有清楚的視野和舒適的感覺。

五、小結
因應高齡長輩、身障者、行動不方便者或兒童,通用化的設計需要普遍、宜用,不僅考量到少數人或弱勢族群,又能為社會大眾所接受使用,打造通用化無障礙的環境,讓所有使用者都能有幸福安居的感覺!

回上一頁
版權所有 國立高師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 All right reserved.
最佳瀏覽環境:IE10.0 以上版本、Chrome 40.0 以上版本.螢幕解析度1024x768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