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2023/08/25
分享學生:吳雅茹
心得標題:2020第七屆閩台社會治理創新智庫論壇會議心得
論壇名稱:2020第七屆閩台社會治理創新智庫論壇會議-高雄場次 此次論壇中最吸引我的一篇研究為高齡教師的社會價值,因為我本身也是樂齡中心主任,所以對於高齡教育議題深感興趣,高齡者擔任樂齡中心的講師比例也越來越高,這樣的現象也呼應了台灣的高齡教育政策規劃與願景,如何幫助高齡者老有所學、老有所為,也是推廣高齡教育工作者的責任。
隨著社會步入高齡化時代,高齡者退休後能夠繼續擔任教師工作,對社會的價值愈發凸顯。這是一個多贏的局面,不僅有助於高齡者自身的身心健康,也為整個社會帶來積極的影響。
首先,透過由高齡者擔任教師,可以消除社會對老年人的一些刻板印象。過去,老年人退休後往往被認為是社會的邊緣人,失去了創造價值的能力。然而,當高齡者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現在教室裡,他們將展現出他們的智慧、經驗和知識,顯示出老年人依然具有對社會有益的貢獻。
其次,高齡者作為教師能夠將他們的豐富經驗和人生智慧傳授給年輕一代。這種代際交流有助於保留和傳承文化、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有助於緩解代溝問題。同時,年輕人也能從長者的經歷中受益,學習到處理人生困難和挑戰的方法,這是書本知識難以取代的。
此外,高齡者在教育工作中能夠為社會注入更多元的觀點和思維方式。他們的視角可能因為歷經歲月變得更加寬廣,能夠提供學生不同的思考角度,培養他們的批判思維和創造力。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助於培養出更加開放和具有適應能力的新一代。
最後,高齡者作為教師也能夠在教育服務中找到自我認同和自信。他們不再受到年齡的限制,可以根據自己的節奏和興趣繼續參與有意義的工作。這種參與不僅能夠增加他們的自尊心,也能夠保持社交聯繫,減少孤獨感,從而促進身心健康的老化。
總之,高齡者退休後繼續擔任教師工作對社會的價值不容忽視。這種做法不僅有助於改變社會對老年人的看法,還能夠傳承智慧、促進代際交流、豐富教學內容,並在個人層面上帶來成就感和快樂。在建設更加和諧、包容和進步的社會中,尊重和支持高齡者繼續參與教育事業,將會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