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2025/07/10
分享學生:王瀞雅
心得標題:20250307_論文寫作實戰經驗分享_講座心得
講座主題:「論文寫作實戰經驗分享」 日期/地點:2025年3月7日,1401教室。
此次講座由哲嘉學長擔任主講人,旨在分享論文寫作的實務經驗,涵蓋從題目發想、知識形成、時間安排、文獻閱讀、研究方法、實驗執行,乃至結果討論與最終的口試與畢業等各個階段,目的為協助在學研究生更順利地完成論文,並理解寫作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與挑戰。
講座內容涵蓋論文題目發想、文獻蒐集與整理、研究方法設計、計畫執行與結果討論。特別強調假說的提出與驗證,並介紹了質性研究的多種方法,如深度訪談、焦點團體訪談、參與式觀察等。學長分享了時間安排策略,並提醒研究生在論文撰寫過程中需持續與指導教授討論。
在題目發想部分,強調應從腦中持續存在的問題出發,並透過大量文獻閱讀後找到興趣點或欲突破之處,進而大膽提出假說。文獻閱讀被視為核心,需專注於主題,全面蒐集資訊,並分析文獻間的連結與關係,摘要有用的段落。時間管理則建議利用甘特圖表規劃時程,並預留暑假全力閱讀文獻。論文架構依章節展開,包含第一章洞視問題與文獻支持、第二章文獻探討、第三章研究方法、第四章結果與討論、以及第五章結論與建議。研究方法部分,建議運用 5W1H法則(Who, What, When, Where, Why & How)進行系統性規劃,並詳述研究對象、資料蒐集與分析方法。講座中也列舉了十種質性研究方法,如深度訪談、個案研究等。最後,講座提醒了論文寫作的重要里程碑,包括計畫發表(口試前三個月完成)、期刊投稿、以及口試,並提及可利用AI輔助資料整理,以及共學夥伴的重要性。
本次「論文寫作實戰經驗分享」講座內容極具實用性與指導意義。它不僅提供了一個清晰的論文寫作流程概覽,更深入探討了各階段的關鍵細節。特別是對於「題目發想」與「文獻閱讀」的強調,指出題目並非一開始就確定,而是在大量閱讀後逐漸浮現,這對於尚在摸索方向的研究生而言,提供了寶貴的啟示。研究方法部分詳細說明了如何交代研究方法,並羅列多種質性研究方法,有助於研究生選擇合適的研究途徑。
此次座談會的舉行,為韓所長特意安排與邀約學長主講,希望能讓研究生能更系統地了解論文寫作的完整流程與實戰技巧,特別是對於如何從零開始發想題目、有效進行文獻整理以及選擇合適研究方法感到困惑。而透過此次講座,我對論文寫作的整體架構、時間規劃、以及各章節的撰寫重點有了更清晰的認識。講座中強調「洞視問題的能力,找出缺口、文獻支持」 以及「研究法必精讀」,這些都讓我意識到紮實的基礎工作是論文成功的關鍵,也讓我在面對未來論文撰寫時,能有更明確的方向感和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