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得發表


一、主題: 長輩防跌樂活教育方案之行動研究
二、時間:113年07月04日
三、地點:1508B
四、論文重點
論文以行動研究法為核心,發展一套適合社區長輩的防跌教學方案,提升其對防跌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並透過課程實施歷程探討教育策略與教師專業成長。研究者以南部某社區長輩為對象,設計並帶領八次防跌課程,融合防跌知識、身體訓練、生活經驗分享與合作學習策略,期望促進學員的環境覺察與自我保護能力。
研究過程中,研究者身兼課程設計者與執行者,透過觀察、訪談、錄音與教學省思紀錄等多元資料蒐集方式,持續反思與修正教學內容,實踐行動研究「計畫—行動—觀察—反思」的循環精神。課程內容跳脫傳統講述模式,採情境模擬與團體互動活動,如走線遊戲、跌倒情境練習、動作記憶訓練等,強調實際操作與同儕合作,以提升長輩參與度與學習動機。
課程實施後長輩對防跌知識的認知明顯提升,對環境安全的覺察與防護行為亦有進步,並能將所學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如注意濕滑地面、排除障礙物等)。究者在教學歷程中獲得反思性成長,能辨識教學現場問題並即時調整策略。
五、心得:
教授指出,研究中文獻與結果的對應性非常重要,只有在理論基礎的支持下,行動方案的成果才具有說服力。這篇研究的研究目的與問題設計緊密連結,充分展現行動研究「邊做邊改」的精神。教授強調,行動研究的核心在於不斷反思、調整與改進,讓研究更貼近實務需求,也提升成果的可信度與應用價值。好的研究不僅要有理論支撐,更要能在實踐中驗證與修正,才能真正發揮教育研究的意義。
透過觀摩學長姊的論文口試,我深入了解論文計畫的整體架構與撰寫重點,從研究設計到資料分析的呈現,都讓我獲得寶貴的實務經驗與啟發。這次觀摩不僅讓我明白撰寫時需注意理論與實證的連結,也提醒自己在研究過程中要保持嚴謹與反思。期盼能將這些所學運用於自身的論文撰寫中,提升研究品質與表達的深度。
回上一頁
版權所有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 All right reserved.
最佳瀏覽環境:IE10.0 以上版本、Chrome 40.0 以上版本.螢幕解析度1024x768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