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得發表


一、主題:展齡美學-創造連結的關係創造之旅
二、時間:114年01月06日
三、地點:1401
四、重點摘要
當代社會面臨高齡化與科技變遷的挑戰,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應成為跨世代交流與文化創新的平台。筆記中提及設計思考可作為促進不同年齡層互動與共創的媒介,讓長者、青年與學生透過創意、藝術與科技實踐生命經驗的轉化。強調「年齡不是限制,而是生活的經驗養分」,社區與學習場域應融合代際共學,建立情感連結與共同記憶。課程設計可結合戲劇、故事、表演與行動方案,促進跨世代對話,激發創造力與社會參與。最終目標在於透過文化行動與社會設計,打造一個共學、共創、共融的社會,讓不同世代在合作中彼此理解與成長,形成由老到少、從經驗到創新的互惠學習循環。
五、心得:
身為一位中年研究生,我特別能感受到不同年齡層在學習與價值觀上的差異,也體會到「世代共學」的重要性。年齡不是限制,而是生活經驗的養分」,這句話讓我很有共鳴。過去我常認為,學習是年輕人的事,但在重新投入學習後後,我明白學習是終身的歷程,每一個年齡階段都能以不同的方式創造意義。
以設計思考作為世代融合的媒介,讓不同年齡層能在合作中激發創造力,這讓我想到自己在社區活動中與長者及青年合作的經驗。當不同世代一起討論與實作時,雖然意見不一,但正因為有差異,才產生新的觀點與解決方法。這種互動不僅增進彼此理解,也促進尊重與包容。
課程強調透過戲劇、藝術、故事等方式連結生命經驗,將個人故事轉化為社會創新的力量,這讓我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質。學習不只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心靈與經驗的交融。對我而言,這堂課像是一面鏡子,讓我看見自己如何在中年階段重新設計人生,並在學習與互動中找回熱情與創造力。未來我也希望能在研究與生活中實踐這份理念,成為跨世代對話與共學的橋樑。
回上一頁
版權所有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 All right reserved.
最佳瀏覽環境:IE10.0 以上版本、Chrome 40.0 以上版本.螢幕解析度1024x768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