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宣槿
|
南北方言異序詞研究 — 以牲畜公與母的地名為例
|
藍艷芬
|
卡那卡那富語否定詞研究
|
張嘉綾
|
臺灣閩南語比較句之類型分析
|
黃 瑛
|
服飾與族群互動之研究─以屏東縣牡丹鄉巴利澤利教群為例
|
陳美純
|
打狗旗後地區漁業發展之研究(1624~1945年)
|
林培裕
|
日治時期鳳山公學校之研究
|
王明全
|
日治時期「高雄州枋寮公學校」之研究
|
邱緗伶
|
清代臺灣教化思維與施為─以《臺灣教育碑記》為中心之研究
|
蔡怡貞
|
《豐年》雜誌家庭版的家庭經營與婦女新知之分析
|
黃鈺涵
|
戰後高雄縣鄉鎮市志研究─以版本、經濟、人物、族群為中心的探討
|
翟芷荁
|
日治時期高雄第三公學校之研究
|
蘇南橋
|
人群競合關係與沿山邊區社會秩序(1700-1900):以後龍溪中游為例
|
車惠純
|
文白讀音選用的世代差異─以高雄為例
|
盧薇喬
|
「紅藜娃娃」文化商品創作之溝通意涵:以西魯凱群陳春花藝師為例
|
劉雪瓊
|
民間信仰與現代社會的互動─以內門紫竹寺為例
|
徐輝閔
|
日治時期舊城公學校之研究
|
蕭惠萍
|
地方經濟建設與聚落產業、文化衝擊 —以高雄紅毛港聚落為中心研究1961—201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