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環教授學術服務與成果目錄
一、學術服務
1. 擔任期刊《成大歷史學報》編輯委員(2019年〜迄今)
2. 擔任期刊《高雄師大學報》出版編輯、編輯委員(2015年〜迄今)。
3. 擔任期刊《屏東文獻》編審委員(2013年〜迄今)。
4. 擔任期刊《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學報》編輯委員(2022年~迄今)。
5. 擔任期刊《歷史臺灣》編輯委員。
6. 擔任期刊《高雄文獻》主編(2011年〜2013年)。
7. 擔任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高雄市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審議會」委員(2011年~迄今)。
8. 擔任高雄縣政府「古蹟、歷史建築、聚落及文化景觀審議委員會」委員(2008年〜2010年)。
9. 擔任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高雄市政府古物審議會」委員(2021年~迄今)。
10. 擔任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委員(2017年~迄今)。
11. 擔任屏東縣政府文化處「第二類無形文化資產審議會」委員(2020年~迄今)。
12. 擔任屏東縣政府「第一類(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史蹟、文化景觀)文化資產審議會委員(2022年~迄今)。
13. 擔任嘉義市政府「無形文化資產審議會」委員(2020年~迄今)。
14. 擔任高雄市政府「高雄市專業文化機構董事」(2021年~迄今)。
15. 擔任財團法人高雄市王永慶、王永在昆仲公園文化基金會第一屆、第二屆董事(2020年~迄今)。
16. 擔任壽山國家自然公園諮詢顧問(2012年〜2016年)。
17. 擔任台灣古文書學會之理事(2011年~2012年)。
18. 擔任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校史文物推動審議委員會」委員(2022年~迄今)。
19. 擔任國立成功大學「多元文化研究中心」諮議委員(2016年~2019年)。
20. 擔任國立臺南大學「人文學院院級課程委員會」委員(2019年~2021年)。
二、學術著作
(一) 期刊論文
1. 李文環,2022年3月,〈從六燃高雄本廠到中油本廠之產業空間變遷研究(1942-1954)〉,《臺灣文獻》季刊73卷1期,頁87-134。
2. 李文環,2021年6月,〈美濃永安下庄伯公福廠的歷史、社群和儀式〉,《逢甲人文社會學報》42,頁23-69。
3. 李文環,2018年12月,〈高雄市「瀰濃庄開基伯公壇」及其碑文的歷史研究〉,《成大歷史學報》55,頁23-69。
4. 李文環,2017年6月,〈日治時期安平港對外貿易之分析〉,《成大歷史學報》52,頁1-45。
5. 李文環,2017年6月,〈蚵寮移民與哈瑪星代天宮之關係研究〉,《高雄師大學報》40,頁21〜44。
6. 李文環、吳修賢,2015年12月,〈安平移民廟:高雄市哈瑪星文龍宮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39,頁57〜84。
7. 李文環、楊晴惠,2015年6月,〈高雄港港史館歷史變遷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38,頁63〜94。
8. 黃于津、李文環,2015年4月,〈日治時期高雄市「哈瑪星」的移民與產業—以戶籍資料為主的討論〉,《高雄文獻》5:1,頁7〜37。
9. 李文環,2011年,〈猴山/打狗vs.萬丹港/興隆庄—十七世紀高雄重心移轉試論〉,《白沙歷史地理學報》第12期,頁79〜125。
10. 李文環,2010年6月,〈戰後初期台灣走私問題之研究(1945〜1949)〉,《高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第二十八期,頁25〜54。
11. 李文環,2009年12月,〈國境緝私權之分化與衝突—戰後台灣海關緝私權之歷史變遷(1945〜1987)〉,《高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第二十七期,頁83〜109。
12. 李文環,2009年6月,〈產業移民村之現代化與殖民性—日治時期台灣製糖株式會社橋仔頭製糖所之個案研究〉,《高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第二十六期,頁1〜25。
13. 李文環、劉俐伶、徐明福,2006年12月,〈日治時期台南水道與高雄水道之比較研究〉,《台灣文獻》57:4,頁334-382。
14. 李文環,2006年10月〈漁塭變軍港---萬丹港之歷史地理研究〉,《白沙歷史地理學報》第二期(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學報),頁111-150。
15. 李文環,2006年6月,〈戰後初期(19451-1947)台灣行政長官公署與駐台海關之矛盾與衝突〉,《台灣史研究》13:1,頁99-148。
16. 李文環、劉俐伶,2005年6月,〈論竹仔寮取水站對高雄市自來水系統之影響〉《高市文獻》第18卷第2期,頁19-60。
17. 李文環,2004年9月、12月,〈旗山鎮與旗山天后宮之研究〉(上)、(下)《台灣風物》第54卷第3、4期,頁59-86;頁133-171。
18. 李文環,2001年12月,〈失落的小上海---戰後布袋港研究〉《台灣風物》第51卷第4期,頁53-94。
19. 李文環,<戰後初期台灣關貿政策之分析>(上)、(下),《台灣風物》第49卷第4期~第50卷第1期(1999年12月、2000年3月),頁129-170;頁69-106。
(二) 專書及專書論文
1. 李文環,2021年6月,《高雄第一盛場 鹽埕風》。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和捷徑文化共同出版。
2. 李文環、蔡佩蓉,2018年10月,《打狗公園野望》。高雄市: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3. 李文環、周秀惠,2018年8月,《東萊新村的歷史與人》。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行政法人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4. 李文環,2018年1月,《糖鐵旗尾線的歷史變遷與遺產》。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5. 李文環,2018年1月,《指畫家劉銘》。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出版社。
6. 李文環、林怡君,2016年3月,《圖解台灣民俗:傳遞台灣最暖人情味》。西安市:陝西人民出版社。
7. 李文環、蔡侑樺、佘健源、蔡佩蓉、黃于津,2015年10月,《港都首部曲 哈瑪星》。高雄市:高雄市政府、好讀出版社。
8. 李文環、林怡君,2012年9月,《一本就懂的台灣民俗》。台中市:好讀出版社。
9. 李文環,2010年8月,《空間與歷史—旗山文化資產之歷史論述》。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
10. 李文環,2009年12月,〈從漁夫島而水師營壘—近代以前旗後的歷史地理與聚落發展之研究(1603-1855)〉,《2009海洋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會後論文集》(高雄市:高雄海洋科技大學,2009年12月),頁109〜132。
11. 李文環、蘇慧雲,〈鳳山縣新城大事記〉,《高縣文獻》(鳳山建城220週年特輯,2008年10月),頁313〜364。
12. 李文環,2007年12月,〈戒嚴時期台灣船員走私初探〉,《2007海洋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會後論文集》(高雄市:高雄海洋科技大學,2007年12月),頁83〜103。
13. 李文環、陳梅卿,2007年4月,《高雄市右昌楊家族譜》(台南:高雄市楊氏家族)。
14. 李文環,2006年12月,〈日治時期旗山街(本街)之擴張及其動力〉,收於《第四屆台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頁107〜146。
15. 李文環,1999年12月,《高雄海關史》。高雄市:財政部高雄關稅局。
(三) 研討會論文
1. 李文環,2021年10月17日,〈日治時期高雄勞工抗爭以及勞運領袖黃賜之探討〉,「世界‧啟蒙‧在地:臺灣文化協會一百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高雄場),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主辦。
2. 李文環,2019年5月17-18日,〈日治時期高雄港的空間構成〉,成功大學2019臺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史主辦。
3. 李文環,2018年8月4、5日,〈左營東萊新村的形成與空間構成〉,築港設驛110週年--19-20世紀亞洲港灣城市的興起國際論壇,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主辦。
4. 李文環,2018年6月8、9日,〈日治時期高雄港埠鐵道系統與北號誌樓之研究〉,2018高雄學學術研討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和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主辦。
5. 李文環、吳修賢,2015年10月17、18日,〈安平移民廟:高雄市哈瑪星文龍宮之研究〉,民間信仰的在臺發展與創新學術研討會(內政部、安平開臺天后宮共同主辦、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承辦)。
6. 李文環,2013年10月5日,〈日治時期安平港對外貿易初探〉,癸巳重陽國姓爺與媽祖信仰學術研討會(安平開台天后宮主辦)。
7. 李文環,2013年9月26~27,〈高雄歷史研究回顧及其相關空間論述的疑惑與討論〉,二十年來臺灣區域史研究回顧學術研討會暨2013年林本源基金會年會(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
8. 李文環,2010年4月28~29日,〈猴山/打狗vs.萬丹港/興隆庄—十七世紀高雄重心移轉試論〉,第四屆白沙歷史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主辦)。
9. 李文環,2009年10月15~16日,〈從漁夫島而水師營壘—近代以前旗後的歷史地理與聚落發展之研究(1603-1855)〉,2009海洋文化國際研討會(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主辦)。
10. Chien-Hsu Chen, Min-Fu Hsu, Yi-Ruei Lee, Ke-Wei Sun, Yi-Chun Lin, Wen-Hen Lee APPLYING AUGMENTED REALITY TO VISUALIZE THE HISTORY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IN TAIWAN 22nd CIPA Symposium, October 11-15, 2009, Kyoto, Japan
11. 李文環,2009年5月1日,〈文化資產之跨時空對話—2008年鋼雕藝術節與鳳山建城220週年活動之觀察〉,2009圓桌論壇—文化的多元應用與遠景(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文學院主辦)
12. 李文環,2008年12月19日,〈歷史學在文化資產研究中的跨學科對話與態度〉,南台灣歷史與文化學術研討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歷史研究所主辦)
13. 李文環,2007年10月18~20日,〈戒嚴時期台灣船員走私問題之研究(1949-1987)〉,2007 國際海洋文化研討會(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主辦)。
14. 李文環,2006年9月29~30日,〈漁塭變軍港---萬丹港之歷史地理研究〉,第一屆白沙歷史地理學術研討會---歷史地理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主辦)。
15. 李文環,2006年8月24~25日,〈日治時期旗山街(本街)之發展及其動力〉,第四屆台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國史館台灣文獻館主辦)。
16. 李文環、劉俐伶、徐明福,2005年10月15~16日〈日治時期台南水道與高雄水道之比較研究〉,第一屆南瀛學歷史、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南縣政府主辦)。
17. 李文環,2002年10月,<戰後高雄港船員走私之研究(1950-1975)>,高高屏地區歷史與文化學術研討會(高苑技術學院主辦)。
四、科技部與客委會計畫案
1. 李文環主持,2017年2月,《近代瀰濃庄的神明會之文史研究計畫案》。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2. 李文環主持,戰後初期台灣之經貿分析,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2007/8~2009/7,編號:NSC96-2420-H-471-001-MY2)。
3. 李文環主持,戒嚴時期台灣海關緝私權之研究(1949-1987)。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2006/8~2007/7,編號:NSC95-2411-H-471-001)。
4. 李文環主持,戰後初期台灣走私問題與緝私權之探討(1945-1949)。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2005/11~2006/7,編號:NSC94-2411-H-471-001)。
五、主持調研計畫案
1. 李文環主持,2022年12月,《高雄煉油廠史專書寫作計畫》。台灣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委託。
2. 李文環主持,2022年5月,《柯旗化故居調查研究計畫》。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3. 李文環主持,2022年2月,《邱姓河南堂忠實第邱姓家族及地方發展故事採集暨展示建置委託案》。屏東縣政府文化局委託。
4. 李文環主持,2021年12月,《蕉糖支鐵再出發:當代旗山產業變遷及社群關係中的糖、香蕉與鐵道角色》。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5. 李文環主持,2021年7月,《雙慈殿廟志撰寫計畫》。鳳山雙慈殿管理委員會委託。
6. 李文環主持,2020年11月,《鳳山地政史料檔案資料庫建置欄位前期規劃》。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委託。
7. 李文環主持,2020年6月,《玉井糖廠文史調查研究計畫》。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8. 李文環主持,2020年6月,《鹽埕區文史專書撰寫計畫》。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9. 李文環主持,2019年12月,《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史料文獻蒐集計畫》。內政部營建署委託。
10. 李文環主持,2018年11月,《糖業鐵路旗尾線沿線聚落文史第二階段調查研究計畫案》。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11. 李文環主持,2018年1月,《糖業鐵路旗尾線沿線聚落文史調查研究計畫案》。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12. 李文環主持,2017年8月,《日治時期打狗公園歷史發展及相關文獻資料蒐集壹式計畫案》。國立成功大學委託。
13. 李文環主持,2017年2月,《左營東萊新村空間與人文歷史》。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委託。
14. 李文環主持,2016年10月,《哈瑪星及周邊歷史風貌文史資料調查計畫案》。國立成功大學委託。
15. 李文環主持,2016年10月,《糖業鐵路旗尾線產業再生先期調查研究計畫》。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16. 李文環主持,2014年6月,《高雄市哈瑪星歷史研究及其歷史建築物文史調查計畫》。歷史文化研究部分。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17. 李文環主持,2011年2月,《口述歷史『一指萬能—指畫家劉銘』專書研究》。高雄市文獻會委託。
六、參與調研合作案
1. 吳玲青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22年12月,《從日治到戒嚴時期高雄勞工運動暨相關史蹟點調查研究計畫》。國家人權博物館委託。
2. 劉金昌建築師事務所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22年5月,《高雄市市定古蹟武德殿再利用計畫》。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3. 國立成功大學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21年10月,《高雄市歷史建築「原高雄市議會」修復及再利用計畫》。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4. 國立成功大學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21年8月,《高雄港站文化景觀保存原則及保存維護計畫案》。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5. 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21年6月,《歷史建築香蕉棚調查研究暨修復及再利用計畫案》。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6. 許家彰建築師事務所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21年5月,《歷史建築王沃、王石定故居調查研究暨修復及利用計畫案》。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7.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20年11月,《高雄市定古蹟打狗水道淨水池調查研究暨修復及再利用計畫》。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8. 國立成功大學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20年11月,《高雄煉油廠文化資產價值評估與審議資料撰寫計畫》。台灣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委託。
9. 劉金昌建築師事務所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18年11月,《高雄市歷史建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楠梓禮拜堂」修復及再利用計畫》。歷史研究部分。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10. 國立成功大學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18年9月,《臺南糖業文化景觀普查計畫》。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11.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18年8月,《高雄市歷史建築「曹公圳舊圳頭」修復及再利用計畫》。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12.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18年8月,《高雄市王永慶、王永在昆仲公園紀念建築及歷史建築調查與修復再利用計畫》。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13. 國立成功大學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17年9月,《國定古蹟鳳山縣舊城城內有形文化資產價值評估調查研究計畫案》。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14. 國立成功大學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17年4月,《高雄市歷史建築高雄火車站修復及再利用計畫》。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15.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16年10月,《北號誌樓基礎資料調查與修復再利用規劃研究計畫案》。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16. 趙崇欽建築師事務所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16年1月,《國定古蹟『開元寺』外山門、左右廂房、大士殿、功德堂、南山堂及圓光塔調查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17. 高雄市美濃愛鄉協進會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15年10月,《瀰濃庄永安庄伯公祭祀空間研究調查計畫》。高雄市政府客家委員會委託。
18.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15年7月,《高雄港蓬萊商港區及其周邊地區空間歷史性資源調查研究》。歷史文化研究部分。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19.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15年7月,《高雄市美濃區白馬名家宋屋學堂調查研究計畫》。歷史文化研究部分。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委託。
20.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15年6月,《高雄市哈瑪星歷史街區劃設之研究》。歷史文化研究部分。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21. 林世超建築師事務所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14年7月《歷史建築高雄港港史館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歷史文化研究部分。高雄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委託。
22.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14年5月,《台塑企業高雄廠工業遺址保存之初步研究》。歷史文化研究部分。台灣塑膠股份公司委託。
2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14年5月,《瀰濃庄開基伯公調查研究計畫》。歷史文化研究部分。高雄市政府客委會委託。
24.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14年4月,《高雄市歷史建築高雄代天宮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歷史文化研究部分。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25. 劉金昌建築師事務所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10年6月,《旗山火車站周邊石拱圈及角樓調查研究及規劃設計報告書》。歷史文化研究部分。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26. 鍾心怡建築師事務所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09年9月,《市定古蹟旗後天后宮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報告書》。歷史文化研究部分。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27.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09年10月,《客家聚落影像保存—傳統建築影像數位典藏先期計畫報告書》。網頁文案與腳本部分。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台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委託。
28. 成功大學博物館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08年12月,《美援時期台灣省立工學院與美國普渡大學合作計畫研究報告書》。化工系史研究部分。國立成功大學委託。
29.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07年12月,《高雄縣鳳山縣城整體環境再造計畫》。歷史文化研究部分。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30.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07年8月,《高雄縣鳳儀書院周邊地區整體環境再利用先期規劃》。歷史文化研究部分。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31. 樹德科技大學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07年4月,《高雄市國定古蹟左營鳳山縣救舊城(南門)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歷史文化研究部分。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32.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06年12月,《旗山火車站與其周邊生活空間檢測及3D數位模型建構計畫》。歷史文化研究部分。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3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05年3月,《台南縣縣定古蹟厡「台南水道」委託研究調查暨整體規劃》。歷史文化研究部分。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34.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04年7月,《高雄縣縣定古蹟「竹寮取水站」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歷史文化研究部分。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35.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03年9月,《高雄縣縣定古蹟旗山天后宮調查研究與修護計畫》。歷史文化研究部分。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36.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主持,李文環共同主持,2002年12月,《高雄縣橋仔頭糖廠整體空間調查與再利用機制研究計畫》。歷史文化研究部分。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六、報導性文章
1. 李文環、王遠謀,2011年6月,〈回首鐵支路:大高雄鐵道百年的故事〉,《高雄文獻》1:1,頁158-166。
2. 李文環,2012年9月,〈誰的壽山?〉,《高雄文獻》2:3,頁12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