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於114年10月19日在和平校區跨域創新基地舉辦「AI教育議題松─共創未來解方」成果競賽,並吸引不同科系與年級學生跨領域組隊參與。活動開始時,由教務長楊巧玲致詞表示感謝利用週末投入學習的同學們,以及用心指導的講師與助理團隊,藉由這次活動讓大家運用AI工具來解決教育議題,認識不同領域的同儕、彼此交流,期望共同朝向互惠共好的方向前進,一起打造更美好的世界!
本次競賽前由教育學系王佳琪副教授授課,邀請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宋世祥副教授共同協同教學。四組團隊分別來自英語系、國文系、教育學系、特教系、體育系、軟體工程與管理學系、電機工程學系共7系所,並從八個教育議題中,各自聚焦於「焦慮世代」與「大腦腐蝕」兩大當代教育與心理健康議題,以兩天密集工作坊方式完成議題討論與成果建構,過程中需運用AI工具以及同理與問題定義、創意發想、原型設計與測試迭代等設計思考流程,發展具教育現場可行性的解決方案,並在競賽中進行方案展示與口頭發表,展現跨域協作與思辨能力。
評審委員邀請中山大學宋世祥副教授、高科大張鐵懷助理教授、三民高中秦桂英主任,針對創新與問題洞察度、可行性與影響力、AI科技應用能力以及簡報表現與團隊合作進行綜合評分與序位。獲得優秀獎的「希望烘焙坊」團隊以「親子創業共學計畫」回應因缺乏陪伴與安全感所引發的手機依賴與焦慮問題,透過家庭合作與品牌經營重建穩定依附關係與生活目標感。卓越獎「成就之徑」團隊針對「大腦腐蝕」現象提出「多元成就儀錶板」方案,強調以可視化成長歷程取代社群比較文化,協助學生提升內在成就感。創新獎「焦焦」團隊提出「不是一個人的旅行」方案,以重建家庭關係與自我認同的做法,回應焦慮世代在情感需求上的困境。潛力獎「志明與春嬌」團隊則以「大腦清理呼吸術」為主要策略,透過專注力引導與深度覺察協助改善注意力斷裂與認知疲乏等現象。
本次「AI教育議題松」不僅展現學生對教育現場現象的敏銳觀察,也反映出青年世代面對心理與認同議題時的真切思考。高師大將持續推動跨域、創新與以學習者為本的課程實踐,支持學生以科技為助力,建立面對未來挑戰的能力與信心。